登录

注册
知识中心首页 > 知领精选 >

知领·观察 | 数字时代可持续星球行动计划

知领·观察 | 数字时代可持续星球行动计划

张 晔,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工程师,地理信息知识服务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_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022-09-30 08:52:35 阅读量:767

内容简介:数字环境可持续联盟(CODES)发布报告《数字时代可持续星球行动计划》认为,数字革命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时代,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破坏加剧和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等挑战。报告描述了3个转变和18个战略重点事项,用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使之成为一股积极推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呈指数级增长的力量。报告建议将数字化应用的重心从短期、不可持续的发展转为寻求长期、可持续的收益上来。

一 数字时代可持续地球的概述

2015年,国际社会设立了17项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为各国家在2030年前的指导方针。但地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污染和垃圾等三重危机,可能使人类社会难以维持当前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正深深地渗透到农业、能源、交通、城市和建筑等人类文明所依赖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几乎每一个领域及其相关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都是在成本优化、效率提速和产品服务急速廉价扩张的层面上推动的。各经济领域在规模和利润快速增长的刺激下,加速传递着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阻碍实现SDGs目标和推进大规模变革。若想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全球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可持续和公平合理的方式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环境可持续联盟(Coalition for Digita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简称CODES)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一个多利益相关方的联盟,是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路线图”的后续行动。CODES的核心目标是利用集体智慧来设计和制定全球治理和部署框架,以便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同时减轻其带来的风险和意外后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认为,必须推动转变跨数字价值链、跨服务、跨平台,特别是跨界商业模式的大规模协作思维方式。从而重新定义在数字时代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二 数字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的3个转变

驱动社会和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要3个重要的转变,才能为所有人创造一个环境长期可持续的和公平的未来。

1  将数字时代的远景、价值观和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第一个转变的关键是重新定位数字变革的目的,为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共同的愿景、价值观和新的目标。为了在所有领域系统地实现这一转变,公民、政府、科学家和私营企业必须结成强有力的联盟,积极推动数字时代走向可持续未来。联合数字共同体、拥有足够的职业能力素质和理解体系的复杂性,是赋能敏捷先锋联盟、全球集体行动的新文化和机制以及联合原则和标准的重要前提。以下具体阐述6个战略实施的重点:

(1)联合数字共同体和数字转型:联合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和合作项目,促进数字孪生转型。

(2)发展数字职业能力素养:提升跨领域的数字可持续技能。

(3)驾驭科学和系统思维:科学地理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多种地球系统(例如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4)推进多边行动:培育数字可持续性的新多边主义和一种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文化氛围。

(5)建立先锋联盟:培育支持敏捷的、协作式的政务服务的创新型生态和解决方案。

(6)选取标准和规范:采用联合原则、规范性框架和全球标准,指导数字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

2 确保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减轻发展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数字行业本身是能源和材料密集型行业,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不可持续性消费模式、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度低、数字鸿沟较大或数字道德规范意识有待加强。为了保证数字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包容性和可扩展性,CODES确定了6个方面全球范围的战略优先事项。

(1)能源与排放方面:尽量减少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

(2)材料基础方面:解决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材料使用和浪费问题,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经济。

(3)消费方面:统筹协调算法推荐服务治理,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4)错误信息方面:规范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不得传播关于可持续性及其相关主题的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

(5)数字鸿沟方面: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以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型的方式弥合数字鸿沟。

(6)侵权方面:保护人权、公民权和环境权,强化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提高数字道德伦理意识,遵守数字社会规则。

3 引领创新驱动的数字可持续性发展

第3个转变呼吁建立政府科研院所、发展合作伙伴、私营企业、非正式经济行为体、地方团体等各方力量多元化参与、协同联动的数字可持续性发展格局。CODES明确了6个创新性战略重点,用以主动实施、加速和推广全球化可持续性发展。

(1)数字孪生星球:优先支持衡量、监测和建模地球生物圈的健康状况及其与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创新性发展。

(2)可持续循环经济:优先支持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创新性发展。

(3)可持续消费:鼓励可持续生活方式、行为和协作能力,使用数字技术促进思维、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4)知识共享:优先支持可广泛获取的知识共享的创新性发展。

(5)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先创新性改革网络化、敏捷和协作的政务服务模式。

(6)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弥合数字鸿沟。

三 报告主要结论

报告指出,世界正在经历两大历史趋势: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了顺应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有“3个转变”对于促进数字时代背景下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将数字时代的远景、价值观和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2)确保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减轻发展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3)引领创新驱动的数字可持续性发展。

CODES主要将以4种方式促进上述3个转变:(1)召集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全球联合体,多元化参与、协同推动这些转变;(2)群策群力、赋能政策和系统转型实现18个战略重点;(3)协调和促进各项活动,以确保所有的措施能够同时实施;(4)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数字政府。

四 启示与建议

2016年,中国作为20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提出将“数字经济”列为G20的一项重要议题。会议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该倡议敏锐地将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掀起数字化浪潮。2021年,国务院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后续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这与《数字时代可持续星球计划行动》不谋而合。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值此之际,更应当把握数字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基于此,建议如下:

一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造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共同伦理信条,加快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数字命运共同体,协同推动数字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提升全民数字学习、工作、生活和创新的素养与技能。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公平一致、可持续、有韧性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三是有效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经济相关标准和治理规则,借鉴国际规则和经验,建立多边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使各国共享数字时代红利。

参考文献:

[1] Coalition for Digita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ction Plan for a Sustainable Planet in the Digital Age[R]. 2022.

[2] 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III大会). (2016). 新城市议程[R]. 基多, 厄瓜多尔. https://habitat3.org/wp-content/uploads/NUA-Chinese.pdf.

[3]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World Cities Report 2020 The Value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R]. 2020. https://unhabitat.org/sites/default/files/2022/06/wcr_2022.pdf.

[4] 新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021-03-13.

[5]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2022-01-12.

[6]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 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2021-11-05.

[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EB/OL]. http://www.cac.gov.cn/2022-01/04/c_1642894606364259.htm, 2022-01-04.

客服咨询

电话:010-59300004

邮箱:service@ckcest.cn

扫码关注知领公众号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edge浏览器

© 2012 CKCEST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2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浪潮集团有限公司